【实用】以春节为话题作文汇编10篇
在平凡的学习、工作、生活中,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,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,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。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?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以春节为话题作文10篇,欢迎阅读与收藏。
春节是我国最为隆重盛大的传统节日,在腊月初旬就开始了,腊八这天,我们家乡里有些人家都会熬腊八粥,有各种豆子,谷子,等食物熬成的腊八粥,真是美味至极。
腊月二十一之际,就要开始准备年货了,买爆竹,春联,吃的,喝的等等,各种需要的都买,买年货期间商场里的人可谓是络绎不绝,每人买的年货至少都装满了一个手推车,街上五彩缤纷的,灯笼对联,到处红红的一片,街上各种各样的人都有行色匆匆的,悠闲自在的,买衣服买年货的……各种各样的货物都齐全,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喜庆快乐的神色喜气洋洋的,精神饱满。
到除夕了。这天,最重要的就是吃年夜饭,守岁,一大早,家里就开始忙起来,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的,小孩们也换上了喜庆火红的新衣,贴对联,放花炮等习俗都有,白天忙完之后就开始忙做年夜饭。饭做好春节联欢晚会也开始了,一家人热闹愉快的一边看春晚一边吃团圆饭,其乐融融。
接下来的这几天我们就到处做客,小孩们向亲戚说吉祥话,然后获得了满满的红包,又要想着怎么乱花。
到正月十五时,又迎来了元宵节这个高潮,这一天,每家每户还要在一起吃元宵,过年的气氛丝毫没有减弱,依旧的笑声,依旧的喜庆,依旧的开心。
“爆竹声中一岁除,春风送暖入屠苏,”不知不觉,一年又过去了,随着新年钟声的敲响,猪年也微笑着向我们走来了。
今年春节,我家一改往年过年方式,‘召集’了许多家庭一块,组建个三十多人的大家庭,一起在绿洲水乡过春节。当得知了这个消息时,我激动地差点儿一蹦三尺高,人好多哇,还都是自家亲戚,我猜想这个春节一定很有趣。
大年三十一大早我家率先到达了,我急忙下车跑进了大门,这是一栋温馨敞亮的大House,在等待其他亲戚同时,我趁机楼上楼下玩个遍,不得不说,太棒啦。“宝宝,快来一起贴福字啊!”听到妈妈招呼我,便飞奔着下楼去了,拿起福字对联便开始贴。我贴得很认真,看着每面墙上都贴上红红火火的大福字,心里感觉暖洋洋的,仿佛看到福字们在微笑着向我招手问好似的。过了一会儿,门外响起了一阵阵拜年的话语声,我激动开心地跑了出去:“您们总算来了,我给长辈拜年啦!”我热情地向每位亲戚打着招呼,红包收了一个又一个,太爽啦,亲戚们的热情似乎被感染,个个满面笑容,笑声连连,连最小的刚会走路有点认生的小弟弟,也很快跟我们打成一片,大人们更是打开话匣子畅聊了起来。
吃过年夜饭,我带领弟弟妹妹从一楼的温泉泡池里出来,准备上楼帮大人包饺子,只见姥姥们在麻将桌上战斗着,爸爸舅舅们趁酒劲儿唱着卡拉OK,妈妈正招呼干活主力队员包饺子,好温馨的一幅画面啊!时不时抬头看一眼五彩斑斓的烟花,绚丽的红光将天空染成了个七彩的海洋。我出神地望着眼前谈笑风生的大人们,嬉戏追逐的孩子们,一股暖流瞬间传遍全身,有那么一瞬间,我多希望时间可以定格,定格住每个人脸上的笑容和幸福!
“佳佳,看什么呢,来吃饺子啊!”一句温柔声音传入我耳畔,打断了我的遐想,是妍妍表姐在叫我,“好的,来啦,来啦!”我赶紧跑进餐厅,只听一系列的祝酒词,一串串儿的祝福语从每个人的口中流淌出来,该进行餐前最重要的活动啦,只见所有人不约而同举起手中的高脚杯,“干杯,干杯!”高脚杯碰撞时发出的清脆声伴随着我们齐呼时的欢笑声,响彻房间的每个角落!
大家都知道,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节日,其隆重程度不亚于外国人圣诞节。中国各个地区春节习俗都与众不同,有着自己传统色彩。今天我将要与大家说说关于我故乡——彩云之南春节习俗。
云南春节习俗与北京春节截然不同,从大年三十到元宵期间才是春节,元宵过了,春节也便完结了。云南没有腊月之分,也不吃腊八粥,所以我至今都没有尝过北京腊八粥和腊八蒜味道。
先来说说大年三十这天吧!这天早上我们必须去集市赶集,购买年货和做团圆饭食材。小孩去山上捡松叶。下午要把棉被、衣服洗了,还有把浑身上下都洗干净,因为我们那里有个禁忌——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初三都不能洗衣物和洗澡。大年三十晚上便是除夕夜,这是过春节高潮。大家忙做团圆饭,家家户户烟囱直冒白烟。团圆饭做好后,大人把孩子捡松叶铺在地上,当孩子看见自己战利品被大人夸奖时,总是要骄傲地手舞足蹈。吃团圆饭前我们还得烧纸钱祭祖,饭后才把纸灰倒掉。等这一切准备好了,大家席地而坐,毫不拘束地享受春节团圆饭。吃完后,大人忙着捡碗,收桌子。小孩子欢欢喜喜开始他们“鞭炮大战”,大人围坐在电视机前守着春节联欢晚会,不想看春晚大人就摆桌子打麻将。这其乐融融景象持续到深夜十二点,昏昏沉沉人民点燃爆竹,震耳欲聋鞭炮声响彻云霄,迎来新一年。鞭炮放完了,忙活了一天人民倒床而睡。
睡到近午夜三点时,人民又得陆陆续续从床上爬起来,做饭吃饭。这是四点钟“迎春饭”,因为正月初一是一年中第一天,所以要吃饭迎接。吃完饭人民又回到被窝,一觉睡到大天亮……
正月初一不能去别人家,只能到外面逛逛,这也是云南一大奇怪习俗。初二我们就去逛县城,就跟逛北京庙会一样,县城里琳琅满目商铺和千奇百怪玩意儿让我们留恋不已。元宵节大家不吃汤圆,照样好酒好菜,不挂灯,但照样热闹,一家人去山上跳脚,也看别人跳脚。
春节过后,该干活干活,该回广州回广州。热闹过后乡村,又恢复了往日平静、和谐。
每年过年我都是在奶奶家过的,那是我一年中最快活的.日子。
除夕夜来了,大家欢欢喜喜地聚在一起吃年夜饭,奶奶点起了红蜡烛。在蜡烛的映照下,那一桌丰盛的年夜饭显得更加美味可口。在相互祝福声中,我们吃完了年夜饭。
按习俗,晚上应该守岁,可姑姑和大伯要回自己的家,爸爸妈妈也要到姑姑家睡觉,我怕爷爷奶奶太孤单,坚持要留在奶奶家,陪爷爷奶奶守岁。
爷爷奶奶都快八十岁了,习惯每天看完新闻联播就睡觉。我可没早睡的习惯,怎么也要熬到十点多吧。大家一走,我就不断地看墙上地时钟,我急切地盼望着春节联欢晚会和20xx年地到来。
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,春节联欢晚会终于开始了,我惬意地躺在火炉旁边,目不转睛的看。第一个节目是盛世大联欢,由于今年是鸡年,节目里自然少不了可爱的小鸡,我也属鸡,所以看的时候兴奋不已,嘴里忍不住念道:“太好了,真可爱!”精彩的小品逗得我捧腹大笑,美妙的歌声让我陶醉。最让我感动的是《千手观音》,那精美绝伦的表演,整齐划一的动作让人觉得简直是一个人在表演!可谁能猜到那精美的舞蹈竟是一群聋哑人在表演呢,他们该付出了多少辛苦啊!
十点多的时候,奶奶催我睡觉了,我恋恋不舍的关了电视机,等着明天看重播吧。在朦胧中,我听见鞭炮声此起彼伏,我知道,新的一年已经来临了。
“百里不同风,千里不同俗”。的确如此,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民族风俗。在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里,有春节、端午节、中秋节和元宵节等。然而,在这么多的节日里,使我忘不了、印象最深的便是春节。
春节的前一天晚上,家家户户都包起形状不一的饺子,准备在春节的早上吃;到晚上十二点的时候家家灯火通明,燃放起爆竹来,爆竹声声,惊天动地,震耳欲聋,为新年显出一片万象更新的气象。在春节当天,每个人都穿起新衣,吃饺子。到亲戚家拜年,当孩子们得到了压岁钱,他们很欢喜。到了中午时,家家都开始忙了-----准备吃的、喝的,然后炒菜,倒饮料等。
等菜齐全后,在外边串门的人,就都赶回家来吃团圆饭,大家围坐在一起,喜气洋洋,兴高采烈,谈天说地,吃起各式各样的菜,和各形各色的饮料,整桌菜,色味双美,与平常吃的截然不同,使人忍不住想多吃点,怕别人抢了先,把好吃的都吃光,没有自己的一份。春节,对于我们来说,是一个隆重的节日,是每一个身在异国他乡的一个问候,是每一个孩子渴望得到压岁钱的一个节日。
过年有一个形象的名字叫“春节”。
每逢春节,人们里里外外便忙个不可开交了,我们一家三口也不例外,忙着“出门”、 “送礼”,像往常一样驾着五彩祥云回老家。
过年当然缺不了美食,那就数让人口水直下三千尺的“饺子”了。到了爷爷家,一家人便盘算着包什么馅的饺子,刚好爸爸馋韭菜了,别人送的韭菜多得是,不用愁馅不够了。
爷爷家的设备简陋,妈妈极不情愿的从南屋里拿了一筐韭菜,让我给她打下手儿。我洗个韭菜是很艰难的,没有现成的温水还得掺和起来,要不然我的玉手接着就变成冷冻猪蹄了,我暗自在心里叫苦:小白菜,地里黄,两三年,进了白菜筐,硬了梆,没了香,隆冬到,投身咸菜缸。
洗了一遍又一遍,着实让人着急呀,怎么好像是越洗越脏似的。还要顺头顺尾不能打乱顺序,要不然就不好切了,终于在我的不懈努力下,成功的走出来阴霾!洗的差不多了。到了要包水饺的时候,我往床上一倒呼呼大睡了起来,就不管世事了,放手认他们去吧!
过了不久,在睡眼朦胧中,粑粑一遍又一遍的把我叫起来吃饭,不知为何我今天十分疲惫,所以我依旧躺在床上静心休养,粑粑可能一趟一趟的烦了,就没再叫过。我一刹那间满血复活了!撞开门,冲到饭桌上就海吃海喝,那是不可能的----最近有点浮肿,急需减肥,旁边妈妈虎视眈眈的盯着我,好像生怕我吃急了噎着。
话说回来,这饺子的味道还是不错的,就是破了几个,翠绿色的韭菜撒了一铺盖,妈妈你该当何罪!妈妈的供词是肉切的有点儿大,下的时候破了几个,要不然还是很完美的。幸亏我这次没参与包水饺和切肉,洗清了嫌疑,吃了不少,还蛮香的,沾着醋吃还颇有几番滋味.
我在爷爷家几乎就是简单的流程:做饭-吃饭-睡觉-做饭-睡吃饭-睡觉,这是个死循环,也不知道我哪来那么多觉睡,多半是闲出病来了。
除夕夜的那天,中午刚吃过饭,没一会儿的功夫爷爷就下达任务了。命令我和妈妈立刻包水饺,我听了之后立马制止妈妈包韭菜馅儿的,自从那次大伤,我还没恢复功力那,自然不待见韭菜了,妈妈说要包素水饺----豆腐、粉条水饺。
我只好硬着头皮去南屋把一整块儿豆腐和一扎粉条儿拿了过来。妈妈把豆腐一点一点肢解了,把粉条儿用锋利的大剪刀剪成了好几截儿,放了盆子里泡,直到泡软了才全放的菜板上,我还没有下达任务,就悠闲的呆望着洗手盆----爷爷此时此刻正在门口坐着懒洋洋的晒太阳,时不时的探出头来监督我们,防不胜防!我一回头被眼前的景象吓到了----妈妈正在把一坨粉条儿敷了手背儿上,一脸陶醉,妈妈飘渺的视线好像透过我看到了别的什么,我又一个猛回头,什么都没看见,难道是我多心了吗?
妈妈辩解说她手冷,粉条儿还是新鲜出炉的,相当热乎儿,便敷了手背上取暖,依我看我可以不用吃了,妈妈看见正在她作案的时候被探出头来的爷爷看到了,她顿时就笑得不知所措了,我听了妈妈描述爷爷探头探脑的样子也捧腹大笑了起来。
并且我又有一个重大的发现,妈妈的左手的无名指上戴了颗戒指!也就说刚才,妈妈把粉条儿敷在了这颗饱经沧桑的戒指上面,不知道那颗戒指已经多么的油污了,这还得进行考证。反正怎么着我都少吃水饺!幸运的是这次水饺一个都没破,但是想想我妈的罪行就没了食欲,不过少吃就是有助于我减肥。
我眼睁睁的看他们把水饺吃下了肚,简直太凶残了!我们边吃边看春晚,确实不好看,打发时间还是可以的,就这样我们一家人其乐融融的过了春节。
每年农历的正月初一,是中国最盛大的传统节日——春节。春节的来临,意味着温暖的春天即将到来;意味着里历史将翻开崭新的篇章;意味着我们也将长大一岁。
在中国过春节,大家都会提前准备年货,我的家乡也不例外。差不多在冬月的初旬,家家户户都开始备年货了。大家会买许多肉,有些灌成香肠,有些则把肉腌制后挂在阳台,经过长时间的晾晒而制成腊肉,留到过年吃。
过了腊月二十三的小年,家里就开始忙了。必须进行一次大扫除,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、一尘不染。还要准备一些糖和水果之类的年货,用于过年时招待客人。
小年一过,除夕很快就到了。除夕在农历十二月三十,是一年之末。在这一天,大家都要穿新衣,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、贴窗花和“福”字。“福”字还要倒着贴,意味着“福到了”!这些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,对美好未来的祝福。
除夕夜吃团圆饭是必不可少的。桌上摆满了丰盛可口的饭菜,一家人围坐在一起,一边看着春晚,一边举杯欢庆、互送祝福。当然,还有我们小孩最喜欢的——发压岁钱。长辈们把压岁钱封在红包里送给晚辈,祝福我们在新的一年里健康成长。
除夕一过,便是春节。大街小巷满是火红的炮纸,像是铺上了红地毯,在迎接春节的到来。而这一天,人们通常会待在家里休息。
接下来的几天,大家会走亲访友去拜年,也会在家中接待客人。亲朋好友们互送祝福,欢乐与幸福洋溢在我们的周围。
正月十五的元宵节——春节的又一个高潮。这一天,人们吃元宵、赏花灯。花灯各式各样、十分美丽,有的做成鱼,寓意“年年有余”;有的做成莲花,寓意“出淤泥而不染”;有的做成中国古代神话传说里威武的龙,寓意“龙腾虎跃”……在里面点上灯,瞬间变得五彩缤纷,美丽极了。
元宵节一过,热闹的春节也将进入尾声。大人们又开始忙碌地工作了,孩子们也要重新背上书包去上学了。
这便是我家乡的春节,一个温馨和睦的节日,一个家人团聚的节日,整个大地都弥漫着幸福与欢乐。
春节里的喜事很多,我今天要讲的喜事很普通,对于你们来说也许有点微不足道。
春节临近,天公却不作美。下起了50年难遇的暴风雪。雪下得足足有15厘米多厚,屋檐下挂的冰挂有十几厘米长,冰冻成了灾害。道路结冰造成了交通中断、物资紧缺,许多电杆“折腰”。停电、停水的问题接踵而来。冬天本来就冷,没有电就不能烤火,这就更是雪上加霜了。停电后,我家蜡烛用完后,市面都没有卖了,只好早早吃完晚饭,天一黑就睡了。还有让人头痛的是停电后水也停了。每天为了水要到很远地方去提,水比金子还要宝贵!刚开始洗脸一天一次,到后来两天一次,洗澡更成“天方夜谭”。这样的生活让我们又回到了“原始社会”全乱了套。虽然春节即将到来,可是没有一点喜庆的气氛,恨不得马上结束这种“暗无光日”的生活。
三十的清早,来电了,来水了!我打开灯,灯瞬间亮了;打开电暧炉,立马热了;打水龙头,顿时水“哗哗”流了出来。我高兴得手舞足蹈起来,“原始社会”终于结束了,我们的生活又恢复了正常。
我从电视“抗击冰雪”特别节目里,看到温在44小时里两次亲临湖南视察灾情,并不顾危险爬上山去慰问电力英雄。那感人的一幕幕让我不禁感慨万千:温是多么的亲切呀!党和政府是多么温暧呀!平时毫不在意的电,在此时是多么的珍贵,是电力英雄用生命换来的。
有这样的,有这样的党和政府,有这样的英雄,难道不是我们的一件喜事吗?这件喜事不属于个人,属于大家!
除夕,好热闹啊!人们忙得不亦乐乎。
一会儿,三舅妈把一碗碗热腾腾的饺子递到每一个人面前。我心里想着那个饺子,两眼不断搜寻着每一个碗。呀!花生饺子在妈妈的碗里,我松了一口气,因为妈妈在全家人身上倾注了她所有的爱,是应该祝福她!谁知妈妈却和三舅妈换了碗。三舅妈是个精明人,一下子全明白的,于是,她把那碗换给了我。这叫我怎么办呢?忽然,我有了主意,调皮地对外婆说:“我吃不了这么多饺子,给您分几个好吗?”说完,便夹了几个饺子给外婆。外婆不知道我的用意,对我说:“你这孩子,平时不是很喜欢吃饺子吗?今天是怎么搞的?”一边说,一边夹起一个饺子,咬了一口,呀!是花生饺子!
满屋子沸腾了。“外婆吃到花生饺子喽!”表弟跳着欢呼起来。外婆的嘴唇在微微地抖动,她深情地望着大家,说:“我有这么孝顺的儿孙,也算是有福了。祝合家欢乐,欢乐、幸福!”“祝大家欢乐,幸福!”欢声笑语编织在一起,荡满整个屋子,飘向节日的夜!
啊,这真是一个令人难忘的除夕夜!
春节因为老师没有布置作业,让我们享受春节的快乐,所以晚上爸爸妈妈姥姥带着我一起去看花灯,南门的花灯真好看,虽然没有下车,但花灯的美丽和热闹的场面现在还在脑海里萦绕。
我还在车上听广播,带上了我心爱地小兔子。回来后,我和爸爸一起上到楼顶上的天台看烟花,烟花特别漂亮,五彩缤纷地在空中绽放,好像一个个七彩花朵争相来拥抱夜晚,过年好像也没有这样多的烟花,人们好像把家里的爆竹烟花都拿出来,尽情的享受过年的最后一个晚上,我也快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寒假,我快乐的春节就这样过完了。
文档为doc格式